第225章 海船入海
作者:沭河小花生   大宋小农民最新章节     
  陆地之上风起云涌,但海面之上却风平浪静。
  冬季的东夷黄海,海面平静。但海边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。
  潘小安和蒋海舟,并肩站在海岸边。
  “蒋大哥,咱们的海船在冬天能下海吗?”
  蒋海舟看着远方的大海,沉思许久。
  “大人,如果只是在近海边,倒是没有问题。如果是向北走,肯定不行。
  此时北方正是最寒冷的时候,那边风高浪急,咱们的海船虽然有钢铁加固,但想要搏击风浪还是有难度。
  “如果去南方呢?”潘小安问。
  “南方?”蒋海舟看向潘小安。
  “是啊,咱们的船入黄海,向东进入东海,再去往南海。”
  蒋海舟以前只向北走过,他的意识局限在了北部内海。
  对于外面广阔的海陆,他没有见过,也没有想过,更不敢去挑战。
  但蒋海舟也是个志向高远之人。听到潘小安这样说,他疑惑的问道:
  “不知道有没有海路想通?”
  潘小安哈哈大笑,“陆地之外皆是汪洋。这些大海都是相通的。”
  蒋海舟被潘小安说动了心。
  “大人,那咱们就出去闯一闯如何?”
  “那就出去闯一闯。”
  腊月二十八。
  蒋海舟做为海洋船队队长领着两艘海船下海了。
  这两艘海船拉着足够多的水和粮食。
  潘小安还为他们准备了很多黄豆和大蒜。
  他给了蒋海舟一本书。
  这书里记载了怎么在船上用水生豆芽,紧急时如何钻木取火,收集淡水等等。
  航海书里还有几幅简易的地图,以及相对应的岛屿。
  潘小安地理知识懂得不多。但作为旅行爱好者,他也攻略了很多地方。
  而常年喜欢看野外生存视频的他,对于荒野求生尤其痴迷。
  潘小安把这些知识,全写在了这本航海书里。
  蒋海舟拿着这本书如获至宝。
  “大人,这简直就是航海的百科全书。你是从何处得来?”
  “这是从梦里得来。我所知的梦便只有这么多。
  至于这个梦是真是假,就由你来验证它吧。”
  然后他又对刘成功说,“保护好蒋队长,保护好船员,保护好你自己。”
  他们要向潘小安磕头告别,却被潘小安拉起来。
  “能去征服大海的男人都是响当当的好男儿。
  你们的膝盖比黄金还珍贵,你们的脊背比高山更巍峨。
  去吧,男人驰骋海上,方不负岁月悠长。”
  潘小安并不舍得让蒋海舟远航。
  但蒋海舟却说:
  “如果我不能实际坐一坐自己的海船,感受一下它的优缺,我怎么能做出更好更坚固的海船?
  如果我不能去看一看大海的凶悍,我又怎么能做出征服它的海船?”
  潘小安觉得蒋海舟的话很有道理。
  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  看着两艘海船南去,潘小安也要开始他的征程。
  马上就到新年。
  岚山郡的学堂已经放了假。但这些孩子并不愿意回家。
  在学校里住的暖和,吃的饱满。最主要是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知识。
  这些知识不同于之乎者也,这些知识比诗词歌赋更实用一些。
  他们学着如何修建码头,学着如何制造海船。
  学着如何去找出事物的规律,然后归纳总结,寻根溯源,在向外蔓延…
  当然,他们也学习朗读唐诗,前人宋词。
  潘小安告诉他们,在追求数理化变革的时候,也不能忘了语言之美,文字之美,绘画之美等等。
  只有对美有了认识,有了追求,有了挑剔,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。
  这些孩子虽然只在此学了半年,但每一个人身上的气质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
  潘小安不要求他们做锦绣华文当状元。甚至于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做出什么成绩。
  “你们只要不荒度光阴,捡上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研究,就不算辜负我的一番苦心。
  我的苦心不要求你们回报,只要你们能过的更好一点。
  再有余力的时候,能帮一帮后来的人,你们便算是东夷学府合格的学生。”
  所以,这个学堂看起来极为松散,但每个人都在很努力的学习。
  潘小安还给他们预留了一笔研究经费。
  如果有哪个学生,他有奇思妙想,且能把它说个头头是道。
  潘小安便会给他们几两银子,让他们去把这件事做成。
  这样一个学校,这样一群不务正业的孩子,成了岚山郡的笑话。
  但这些孩子脸上的笑容,自信,意气风发,又美好的让人嫉妒。
  这次出去航海,便有十个喜欢造船和喜欢地理的学生跟随。
  “想要做成大事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这两者缺一不可。”
  潘小安每夜书写到深夜。
  他把自己所认知的基本理论,都写在纸上,汇集成书。
  但他唯独没有在语言和汉字上下功夫。
  这些启蒙教育,古人做的可比他好。
  之所以孩子受众少,是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件耗费银钱的事情。
  便是潘小安让适龄孩子免费来学,很多家庭也舍不得浪费这一个劳动力。
  而要想改变这些人的观念,说不如做。
  只有让他们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他们的观念才能慢慢改变。
  但这个过程,就是经过一千年也难以扭转。
  所以,潘小安对这件事并不执着。
  思想观念的形成,还需要引导,但那是要等到站在高处的时候才可以做。
  潘小安现在还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  而想要寻觅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来帮他,更是难遇也难求。
  潘小安写书的时候,并不避讳秀珍。他知道,秀珍已经将他的很多手稿抄了出去。
  对于秀珍的做法,潘小安反而有些高兴。
  有一种被动学习的方法就是,自己看书本十遍也记不住,但考试时瞄上一眼别人的答案,就会记好久。
  潘小安很希望能有人拿着这些手稿,去钻研去探索。
  只有形成这样一种意识,一种氛围,很多事物才能从量变到质变。
  但在今晚,潘小安决定要找秀珍聊聊天。
  “珍娘,你且等一下。”
  秀珍一愣,她不知道潘小安要找她谈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