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杀了长公主
作者:宋玖玖   将门弃妇?她是本王的心上月最新章节     
  又拉着曲锦书说了好久的话,太后的脸色越来越疲惫。

  她的身子骨终究还是大不如前了。

  曲锦书很有眼力见,她赶紧起身:“太后娘娘保重身体,锦书改日再来看您可好。”

  “也好。”

  太后微微点头。

  赵清欢也不念叨了,她小声对曲锦书说:“我陪你出去。”

  坐在椅上,看着曲锦书和赵清欢出去。

  太后自言自语:“若是景儿当年没经那么一遭,他与锦书丫头应是十分般配的。”

  秋悻姑姑打趣道:“您不是之前还觉得锦书姑娘配不上王爷吗?”

  太后哼了一声:“就你胆子大,都敢打趣哀家了。”

  “锦书丫头就是出身差了点,但依她的魄力,京城很少有贵女能比得上她的。而景儿……”

  “哀家还记得,景儿八岁之前便能作诗,甚至能百步穿杨,丽妃那般苛刻他,可他依旧优秀瞩目。只可惜……”

  旁侧的端青姑姑赶紧安慰她:“太后娘娘莫要感伤,也许这对王爷而言是好事。”

  毕竟,若非成了个痴儿,他根本无法活到现在。

  “生在皇家,本就是可悲之事。”太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语气悲凉。

  她侧头看向不远处的一座玉佛像。

  那是先皇赐给她的,夸她有容人之度,贤惠端庄。

  可先皇他啊,真是夸错人了。

  她一点都不大度,她善妒,还锱铢必较。

  作为沈家嫡女,当年求娶她的人都要把沈家门槛踩塌了。

  可一道圣旨送到府上,她被迫入宫。

  起初,先皇与她也有过琴瑟和鸣的日子,可皇室中人又有多少真情?

  她入宫才几年,他就纳了一个又一个妃子,她只能硬撑着,装作纯良大度的养足。

  可他千不该万不该,就是不该在打压沈家之后,竟还想把她给废了。

  所以在先皇被逼宫的时候,她端了一杯毒酒喂给他。

  那个她恨了多年的男人,最终死在她的手上。

  端清姑姑和秋悻姑姑对视了一眼,她们知道太后一定又是想起了当年的事。

  只有她们这些贴身宫女才知道,太后那些年心里有多苦。

  她们赶紧安慰她:“幸好,皇上最后登基,您赢了。”

  “哀家赢了?哀家真的赢了吗?”太后看向她们,语气疲惫。

  “哀家困在这四四方方的皇宫里那么多年,哀家早就输了。”她摇头苦笑。

  两位姑姑心疼极了。

  太后也曾是明媚的少女,她也曾是满怀希望入了宫的,是赵氏皇室辜负了她。

  “先皇死了,哀家以为自己熬出头了。可是哀家逐渐发现,赵氏皇室的的血脉好歹毒,哀家的一双儿女根本就不能共情哀家。”

  太后继续摇头,神情悲痛失望。

  先皇还活着的时候,她为了一双儿女苦苦撑着,不敢倒下。

  可她后来发现,她苦心教育的孩子,身上全是先皇的影子。

  先皇猜忌心重,自她入宫之后,他就不允她再与母族往来。

  他甚至光明站正大在朝中打压沈家。 母亲死的时候,她没办法第一时间赶回去。

  可同样的事,竟也出现在她的儿子身上。

  他登基那段时间,正好她的母亲过世,她想回府。

  可他却说:“母后,你别给朕添堵!朕才登基,周围皆是虎视眈眈之人,你该做的是去皇陵给父皇守灵,堵住那些老顽固的嘴。”

  “可你的外祖母也死了。”

  “死了便死了,她的死岂能与朕的江山社稷比较?都怪你,明明可以留父皇一条命苟延残喘的,你非要杀了他,给朕添麻烦。”

  可明明,那碗毒药是他命人交给她的。

  在那时她便明白,她的儿子终究继承了她最恨的那个人的秉性。

  他永远无法同情她这个母后。

  当然,她的女儿也不能。

  她离京那日,她的女儿站在高处,神情倨傲。

  “这就是母后偏帮皇弟的下场,若是你支持我上位,何至于如此?说来,你也是活该。”

  是啊,她活该。

  她若是能再狠毒一点就好了,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。

  先皇曾说过赵潆的野心太大,打算将她送去部落和亲。

  是自己跪了一夜,差点废了双腿才保住她。

  赵潆也不想想,若是她再偏心她,龙椅上那位还会让她们母女二人活着?

  赵潆不可能不懂的,她只是不想懂而已。

  她身上有着赵氏皇室的歹毒、自私,哪怕自己是她的母后,也不会得到她谅解的。

  这些年,虚假的太平盛世,让赵绍棋真以为自己是个贤君了,又将她给接回宫中,营造母慈子孝的假象。

  可自己早就在当年看清楚了,她有一双儿女,还不如没有!

  她何曾不知道赵景行的真实身份?

  可她从来不恨江南那个早逝的女人。

  对方和她都是被赵氏皇室玩弄的牺牲品,她该恨的是先皇,而不是那个无辜的女人。

  至于宸王,她见过他。

  他眼神清澈,有种悲悯苍生的感觉。赵氏皇室竟还能生出这样的孩子……

  可惜命短。

  她对赵景行好,既是为了报答夏侯家族曾对她的救命之恩,也是因为自己生了叛逆之心。

  先皇和她亲生儿子想杀的人,她偏偏想保下来。

  “可哀家也保护不了他们多久了……”

  看着摇曳的烛光,太后心情沉重:“澜舟还没喊过哀家一声姑奶奶呢。”

  “哀家死了,沈家是不是就危险了?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“锦书姐姐,你真厉害……”

  到了外面,赵清欢似乎有很多话想和曲锦书说。

  谁知道,皇帝身边的人竟然来了。

  “曲大人,皇上召见。”

  见赵清欢满脸纠结,曲锦书安慰她,“十一公主,我先去面圣,晚些时候再找你。”

  御书房。

  曲锦书才走进去,便感觉皇帝看她的眼神犀利极了。

  她顶住压力行礼。

  “你方才去了太和殿?太后可有和你说什么了?”皇帝冷幽幽问道。

  曲锦书不急不忙地回答:“回禀皇上,太后娘娘心善,说的都是一些关心臣的家常话。”

  可皇帝紧绷着的脸色依旧不见缓和。

  曲锦书能明显感觉到,眼前的帝皇和太后的感情并不像外面传的那般和谐。

  “景王为何不来?”

  曲锦书把对太后解释的那一套说辞又说了一遍,好在皇帝根本就不在乎赵景行,所以也没有就这个问题深究下去。

  “曲锦书,马上就到了上山祈福之日,朕真要让你那时杀了长公主,你觉得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