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各怀鬼胎
作者:唐吉可汗   三国,从黄巾起义开始最新章节     
  两人各怀鬼胎,恭维一番后,和连便将话题回归到正题上。

  他意气风发道:“李屠夫此人阴险狡诈,在关外奈何不了我等,便将主力后撤!”

  “其中意图,是在诱使联军陷入地势复杂关内周旋,怎能轻易让其如意...”

  “汉人实力不济,想要靠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,来与我等对抗,简直就是痴心妄想...”

  和连虽然志大才疏,但不代表鲜卑中没有能人。

  相反慕容威、浦头、弥加、轲比能、乃至赫兰氏这些大人,皆是一时豪杰。

  通过这些时日,在关内与敌人交战的情况来看,夏军打的什么主意,众人不说完全猜透,多多少少能意识到其中利弊。

  在定下一个基调后,和连面色一肃,继续道:“不管李屠夫,有何等阴谋,联军只要越过黄河,攻入河套腹地...”

  “到时大势碾压下,任其奸诈歹毒,也也要授首...”

  “所以吾欲采纳蹋顿大王之言,命大军强行渡河,歼灭郭蕴兵团,早日攻取河套沃土,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”

  西部大人浦头,率先附和道:“此策可行!”

  “早日攻入河套,享受其中肥美!”

  “越过黄河,斩了李屠夫狗头...”

  在经过蹋顿的普及,以及河套人口和财富利益的诱惑后王帐中,一众头人竞相鼓噪。

  他们面色亢奋,皆表示愿意配合大军渡河,与汉人决一死战。

  “大单于,此次渡河主力,非蹋顿大王莫属!”

  老狐狸慕容威上前一步道:“此策既是蹋顿大王所提,想来其对于其中情况早已了然于胸,我等便不与争功了!”

  “没错,蹋顿大王文韬武略,这渡河重任,非其莫属...”

  “我等赞同...赞同...”

  “你们!”蹋顿闻言,脸色一变,猛然意识到了什么。

  这群狗日的鲜卑杂胡,此前一个个表现的像彘豚弱智似的,原来在这里与自己下套。

  大军渡河,说得容易,但真操作起来,可没有那么简单。

  河岸上,夏军四十万主力,依河扎寨。

  不说占据的地理优势,就算是正面冲寨,他带来的十万人马,都未必能荡起浪花。

  更何况还要跨河进攻,到时损兵折将,军队打光了,谁还认识他这个乌桓大王。

  战事凶险,一旦打起来,可就不是他想停就停的。

  只要蹋顿接了这个任务,联军内有的是人,会逼着他的军队去死。

  这就是大势洪流,在其中裹挟下,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得行。

  乌桓人虽然对李屠夫恨之入骨,却不愿族人做无谓的牺牲,被人当刀子使。

  所以蹋顿想也没想,直接拒绝道:“渡河之事,关乎联军战略,当仔细斟酌...”

  “且本王麾下,皆是骑兵,不宜涉水,如此重任,不敢担当...”

  “汉人素来歹毒,善利水火为攻,若其于上游囤堤蓄水....”

  “哈哈,蹋顿大王多虑了...”

  东部大人弥加出言反驳道:“值此秋冬枯水期,清河亦不过细枝末流,汉人即使屯堤蓄水也无伤大雅!”

  “事在人为,乌桓的勇士不能冒险,本王既然将他们带出来,便要对族人负责...”

  “冒险?”弥加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冷哼道:“战事哪里不凶险?焉能因险而退?”

  “夏军四十万主力大军,皆驻扎在河畔,若其中有诈,也是敌人首当其冲....”

  “是呀!”慕容虎等人,也相继鼓噪逼迫:“蹋顿大王,汉人都不怕所谓的水火之势,我等有何好怕的...”

  “若能以区区十万人马,换取此战之胜,也算值了...”

  这话有的放矢,汉人既然敢将主力囤于河岸边,肯定考虑到其中情况。

  毕竟水火无情,若真有洪流而过,战场上的夏军也不能幸免。

  所以王帐众人,完全把蹋顿的言论,当做推脱之词。

  “可是...”蹋顿面色难堪,还想在争取一二。

  “何须顾虑!”慕容虎不待对方拒绝,猛然上前一步。

  他双手按剑,虎目死死的盯着后者道:“此事为尔所想,亦是尔所提,众人皆赞...”

  “如今,事到临头汝却畏手畏脚,是何道理?”

  “莫不是,汝觉此策不行,亦或别有用心...”

  这一次慕容虎,连大王都不叫了,目光炯炯,大有一言不合便拔剑的架势。

  跨河而击,是蹋顿提出来的,他便要有以身作则的觉悟。

  “还请蹋顿头人三思!”与此同时,一众鲜卑头人也将目光转向蹋顿,向其施加压力!

  “其人太甚!”一名乌桓头人,当场暴怒。

  “乌延不可无理....”眼见局势紧张,蹋顿急忙将身边激愤的头人按了下去。

  现在不宜与鲜卑人撕破脸皮,若不然刀兵一起,谁都不好过,还白白便宜了对岸的夏军。

  蹋顿心有顾虑,只得退一步道:“跨河攻寨可行,需多路同时进攻,发挥联军的的兵力优势!”

  “若不然,单凭本王麾下骑兵,很难建功...”

  “嗯!”上首处,和连面色平静,阴柔的眸光闪烁不定。

  他沉思良久,方才道:“多路出击,此策可行,正好发挥我军兵力优...”

  “清水河宽不过五十步,可于各处狭窄浅滩,搭建浮桥亦或筑土为路,此举必能让汉军顾此失彼...”

  “但大军需谨慎行事,时刻注意彼此距离,不宜过远,以免被汉人抓住机会,逐个击破...”

  鲜卑人之前,在定襄之战的时候,就吃了兵力分散的亏。

  当初分兵入境,若不是因为兵力太过分散,拓跋部也不会覆灭,秃噜延逻等人也不会被俘。

  前车之鉴,后车之师,此自当谨记...

  浦头见此,亦举手赞同道:“善,此举可行!”

  “关内之战,小心无大错...”

  “如此...便依蹋顿大王之意....”

  随着蹋顿妥协,一众鲜卑大人,也不好逼迫过分,皆表示可行。

  而且,南下河套,攻入李屠夫老巢,这件事得利最大的,还是鲜卑这个盟主...

  毕竟,此番他们作为南下主力军,都不肯出力,各部杂胡更不可能傻傻的冲在前方。

  亦如慕容虎所言,既然想做带头大哥,就要有以身作则的觉悟,如此才能服众…

  ...